第一時間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成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突出“保質量、穩價格、促安全”工作重點,設置藥械安全監管、價格監管等7個工作組。印發工作方案,成立8個綜合監管執法組,由市局領導帶隊,下沉區縣、鄉鎮開展綜合執法督查,嚴防嚴控疫情期間銷售、使用假冒偽劣醫用防護物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
市、縣(區)上下聯動。以疫情期間亟需的醫用防護口罩、醫用防護服、醫用外科口罩、醫用口罩、手術衣、隔離衣、體溫計、體外診斷試劑等相關醫療器械等品種為重點,加大質量安全監管力度,督促醫療器械經營單位和醫療機構嚴格醫療器械進貨渠道,確保質量安全;嚴查非法渠道購進醫療器械,購進和使用假、劣醫療器械等違法行為。抽樣發現1個批次醫用口罩檢驗不合格,已立案查處。疫情防控期間,全市共出動市場監管人員800余人次,檢查醫療器械經營單位289家次、醫療器械使用單位218家次,責令改正56家,立案查處7件(經營單位3件、使用單位4件),罰沒金額5.06萬元。
指派專人參加全市防控指揮部物資保障值班。保障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等防護急需品采購質量,把好“進口關”。共驗收200余個品種,8萬套防護服、10萬套隔離衣、716萬個各類口罩,102萬雙手套、大量體溫槍(計)、藥品等應急物資,確保了大眾用械安全。
此外,還組織開展了第一類醫療器械備案清理規范專項工作。結合瀘州實際,將醫用冷敷貼類產品,液體、膏狀敷料和其他一類醫療器械備案產品作為檢查重點,要求企業認真開展自查并及時報送自查報告;同時嚴格對照標準對4家生產企業、6個產品的備案資料進行檢查。經查,市局備案的一類醫療器械產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無違規備案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