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ikk">
    <xmp id="kkikk"><optgroup id="kkikk"></optgroup>
  • <xmp id="kkikk">
    <xmp id="kkikk"><nav id="kkikk"></nav>
  • <nav id="kkikk"></nav>
    <nav id="kkikk"><code id="kkikk"></code></nav>
    <xmp id="kkikk"><nav id="kkikk"></nav><xmp id="kkikk">
    <xmp id="kkikk"><nav id="kkikk"></nav>
  • 醫療新聞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醫療新聞 >

    十年新醫改 曬曬成績單

    發布時間:2020-08-13 文章來源:未知 瀏覽人數:
     
            自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的意見》出臺,標志著我國正式邁入醫改新紀元。自此,全民醫保、取消藥品加成、醫生多點執業、推進分級診療等一個個與醫療、看病緊密關聯的關鍵詞,串聯起10年的新醫改之路。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發布《中國醫改發展報告(2020)》,總結了相關成果。
     
      醫保覆蓋全民。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基本建立起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實現了保障范圍從部分人群到全部人群,城鄉基本醫保參保率超98%,覆蓋人數超13.5億。2019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新增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20元,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由2009年的37.5%降至2019年的28.4%。在大病保障上,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由50%提高到60%,居民就醫負擔有效減輕。
     
      跨省就醫結算更快。異地就醫結算由住院到門診,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初具成效。截至2019年11月底,跨省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已超2.5萬家,累積結算人次395萬,涉及醫療費用945億,基金支付比例占58.9%。全國從大中城市到村衛生院,多地實現醫保聯網即時結算,不用患者來回奔波,推進人性化的醫療服務體驗。
     
      基層就醫更便捷。分級診療是破解看病難、看病貴的良方,也最能讓老百姓直接體會醫改的實惠。新醫改通過“三醫聯動”,開展醫聯體建設,讓基層有需要的老百姓順利到大醫院、看上大專家。一些常見病、多發病可以做到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免去老百姓去大醫院扎堆看病的煩惱。基層診療能力增強,縣級(含縣級市)醫院門診量增長近一倍。2018年,醫聯體建設地區縣級醫院三、四類手術例數增長10%以上,縣域內就診率達85%。
     
      藥品、檢查降價。新醫改多舉措降低藥品費用,比如通過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25種藥品平均降價52%;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17種抗癌藥談判降價56%等。取消醫療耗材加成,全部公立醫療機構實行醫用耗材“零差率”銷售。截至2019年8月,我國取消醫用耗材加成的醫院已超7000家。
     
      醫院、床位、醫生增多。10年間,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增至100萬個,增幅達9.87%,醫院數量從2萬個增加到3.4萬個,漲幅達70%;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床位數達到880.7萬張,增加近1倍,每千人口醫療機構床位擁有量從3.31張到6.30張,已超過高收入國家標準;衛生人員總數增加508.4萬人,衛生技術人員增加近1倍。
     
      住院時間更短。公立醫院著重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率。目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設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建立胸痛中心等急救體系,暢通綠色通道。通過開展日間手術、臨床路徑管理、遠程醫療等,公立醫院服務效率不斷提升。2018年全國平均住院日為8.4天,比2010年的9.7天下降1.3天,降幅達13.4%。
     
      看病就醫更高科技。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健康醫療領域廣泛應用,老百姓的就醫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國家、省、地市、縣、鄉”五級遠程醫療服務體系。截至2018年底,三級、二級公立醫院開展遠程服務分別為608.6萬人次和368.1萬人次。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提出“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10項服務30條措施,全國超過千家三級醫院實現院內醫療服務信息互通共享,28個省份開展電子健康卡試點,上百個地市級實現就診“一卡通”。
     
      家庭健康有保障。2019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補助標準增至69元,將婦幼衛生、老年健康服務、衛生應急等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進一步實現“提質擴面”。2018年底,規范管理高血壓患者超過1億人,糖尿病患者3239.1萬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561.6萬人,居民獲得適宜服務的可及性進一步提高。此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促進“醫防融合”落到實處。截至2018年底,全國開展簽約服務的家庭醫生團隊共計有38.2萬個。
     
      居民健康水平上升。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從2009年的74.8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孕產婦死亡率從31.9/10萬下降到17.8/10萬,嬰兒死亡率從13.8‰下降到5.6‰,主要健康指標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因病致貧少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扶貧克難攻堅的“硬骨頭”。截至2019年9月底,832個貧困縣實現每個縣都有一家公立醫院,基本實現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全覆蓋。98%的鄉鎮醫院至少有一名全科醫生或執業助理醫師,98.2%的鄉鎮村至少有一名合格村醫。2019年大病專項救治覆蓋面增加到25種,救治患者達145萬人,大病報銷方面,貧困人口提高到65%,全面取消貧困人口大病保險的封頂線。貧困人口慢病患者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范圍,隨訪服務率達56.8%。
    www.882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