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國藥集團國藥控股董事長于清明圍繞醫療器械、醫藥物流、科研試劑等領域提出了9項建議。在醫療器械和醫療物流方面,于清明建議,協同推進醫療器械關鍵技術攻關及產業發展;構建現代醫藥物流體系,保障供應鏈安全與藥品可及。
協同推進醫療器械關鍵技術攻關及產業發展
于清明表示,雖然近10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長足發展,在中低端領域占據明顯優勢,但是在高端醫療器械產品、核心部件、關鍵技術上存在明顯的瓶頸,需要加快形成政策引導、龍頭牽引、行業協同的創新發展格局,加快建立企業創新聯合體,協同產業鏈上下游推進關鍵技術、急需產品和整機設備的攻關,實現醫療器械產業集群的高質量發展。
于清明建議,建立醫療器械核心技術攻關工程。依托科技部、發改委、工信部和藥監局等相關部門,建立醫療器械核心技術攻關工程;發揮行業央企的主力軍和壓艙石作用,加快整合產、學、研、醫創新資源,推進協同創新;融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和服務鏈資源,打造世界級醫療器械產業平臺。
于清明建議,聚焦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進行科技攻關。建立以央企、龍頭企業為主體的聯合創新平臺,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要求開展科技攻關,重點發展體外生命支持系統(ECMO)、呼吸支持系統、生物防護裝備、智慧康復診療設備等。
于清明建議,以醫療器械整機項目為抓手進行聯合攻關。支持在技術積累、產業平臺、市場網絡方面具有一定優勢的龍頭企業牽頭,以整機項目為抓手進行聯合攻關和產業化運作,重點突破高端影像裝備、直線加速器、質子治療儀、生化檢驗設備、智能手術器械和高值耗材等。加快資源集聚和產業鏈協同,實現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
構建現代醫藥物流體系
于清明表示,隨著兩票制、帶量采購的推進,藥品第三方物流、多倉協同、跨區配送相關政策的出臺,以及新修訂《藥品管理法》對醫藥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醫藥流通企業正在加快網絡布局和信息化建設,推動醫藥流通降本增效,并應對互聯網+醫療、醫藥電商等新業態的機遇與挑戰。醫藥流通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面臨幾方面的問題和挑戰。
于清明表示,主要體現在:部分地區第三方物流準入標準、異地設庫標準與政策執行不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現代醫藥物流體系建設;藥品物流面臨地區交通壁壘,影響物流效率和應急保障;醫藥物流專業人才不足,難以滿足行業需求。
于清明建議,制定統一的藥品第三方物流準入及異地設庫標準;推動醫藥物流標準體系與國際接軌;建立全國醫藥物流綠色通道管理機制;全面加強醫藥物流高端專業人才培養;加快全國醫藥應急物流體系建設。
在制定統一的藥品第三方物流準入及異地設庫標準方面,于清明建議,解決區域醫藥物流政策不一致的問題,制定全國統一的藥品第三方物流準入條件、第三方物流異地設庫條件,明確基礎設施、技術水平、信息化管理、質量管理體系等要求,鼓勵有條件、有能力的龍頭企業作為主體,建設高效協同的全國和區域現代醫藥物流網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