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人文地理環境非常好,無錫市政府也特別支持,適合我們這種高新技術和精密制造的企業落戶。”王欣表示。
無錫市政府此前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無錫市現代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無錫市現代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等政策支持創新藥物、高端醫療器械和高品質仿制藥企業發展。例如,針對三類醫療器械按實際投入研發費用的20%予以資助,每個品種最高可達300萬元。
中國已經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醫療市場,產業光譜寬闊。在高端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等環節,北京、上海、深圳、無錫等地已經形成自己的區位優勢。它們吸引的既有健適醫療這樣正在擴展國內研發和制造基地的醫療企業,也包括了體量龐大的跨國公司,而后者同樣在增強其大型醫療設備的國產化能力。
健適醫療生產的是單價幾千或數萬元的高值耗材,西門子醫療等企業生產的則是單價百萬,甚至千萬級別的高值醫療設備。
西門子醫療的全球業務按照歐洲、北美和亞太地區劃分為三個大區。上海是西門子醫療亞太區的總部,它的中國生產基地分布在無錫、上海與深圳等重點城市。
西門子醫療位于上海浦東新區的工廠生產CT和X光產品,深圳的產業園則負責磁共振和血管造影的生產。西門子醫療上海工廠所生產的七成CT設備用于全球出口。
而且,西門子醫療正在把更多的產能搬到中國。
它于2018年投資30億元人民幣的實驗室診斷的工廠,正在建設當中。因為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這項工程的進度受到了一定影響。西門子醫療副總裁浦崢嶸告訴記者,西門子方面預期這一實驗室診斷工廠將于2023年完工。
“考慮到中國對全球研發和制造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實際上可以看到我們越來越多的產品,包括很多高端產品也進入中國生產和研發。”浦崢嶸對記者表示,中國毫無疑問已經成為CT等中高端醫療設備制造中心。
GE的情況與西門子醫療類似,它同樣是一家深入本土化的跨國企業。
GE醫療的全球超高端256排Revolution CT本月15日在北京工廠下線,這是GE醫療高端設備全面國產的里程碑式事件。
經過30年的發展,GE醫療在北京的工廠已經發展成為它全球最大的設備制造基地,覆蓋CT、X光機、手術機、乳腺機等數十款產品,向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供貨。當前,GE全球發貨的CT設備70%產自北京工廠,年均出口約占北京市醫療器械出口額的20%。
在中國成為跨國醫療巨頭的CT出口基地之前,它首先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市場。現在中國已經是西門子CT設備的第一大市場。龐大的市場意味著企業可以更快地收回成本和更快地實現技術提升。
“中國的市場非常大,加上資本推手和國家政策扶持,供應端就會提升。質量的提升和規模相關,規模更大則質量更穩定。”王欣對第一財經表示。
中國完整的供應鏈體系至關重要。
以西門子醫療為例,它深圳工廠九成以上的供應鏈已經實現了本土化。GE醫療北京基地的供應鏈遍布全球,中國國內的供應商超過150家,主流產品的零部件國產化率已達85%。
“中國應該是全球最完整的,整個供應鏈都會有”,浦崢嶸相信,在醫療器械的領域,中國的“核心競爭力應該能夠至少超過日本”。
高端醫療器械的本土化,意味著更低的價格獲取更好設備使用的可能。這對于中國這樣一個老齡化逐步到來的社會至關重要。國內近年推行的藥品和醫療器械集中采購一個主要目標也是提高醫療藥物和設備的可及性。
對于中國市場和醫療設施的使用者,“質量過硬,價格又合適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王欣評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