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作為人工智能商用的重要領域,應用場景正全面開花。任何需要賬號密碼來進行身份核驗的場景,都可以引入刷臉功能來提升效率,尤其是對于難以熟記多組復雜密碼的中老年用戶而言,人臉核驗可解決大量問題。現而今,刷臉就醫也經由試點城市快速普及開來。
湖州市長興縣是全浙江省首個實現所有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無醫保卡即可就診的地區,關鍵就在于啟用了有人臉識別功能的智慧醫療多功能自助機:正對自助機,點擊人臉識別按鈕,輸入身份證后四位數,機器上的攝像頭就會拍照識別,再根據所選科室進行掛號,掛號單便會從機器中吐出。
用戶可通過刷臉進行身份核驗,從而完成掛號、診療、付費、查詢社保卡使用記錄等操作。值得一提的是,“刷臉”就診可以讓醫生獲取患者既往病史及相關健康信息,防止“漏診”與“誤診”。此外,該項技術的使用可以精準定位到就醫人員,對醫保基金進行有效監管。
“‘刷臉看病’不僅方便了老百姓看病,還能精準識別就醫者,防止醫保卡冒用情況,有效管控風險。”長興縣衛生健康局副局長敖新華介紹,無卡就診系統由該縣四部門聯合共建,其中大數據發展管理局負責打通數據、開發平臺,公安局提供人臉信息庫,醫療保障局實現醫保脫卡結算,衛健局做好醫療終端服務,多功能自助機采用的人臉識別技術則來自虹軟視覺開放平臺,憑借豐富的辨識角度、極快的識別速度和極高識別精度,獲得了就醫群眾的認可與信任。
刷臉就醫這樣的“黑科技”,讓當地居民看病能輕裝上陣,比如沒有隨身攜帶醫保卡、病歷本,也能在縣里任何一家醫院、社區衛生服務站看病。
患有糖尿病的長興縣居民談瑞花老人需要定期就醫配藥,當她在自助機上點擊“刷臉識別”按鈕后,3秒鐘不到,頁面上就跳出了談瑞花的個人信息。“真的是我!”談瑞花很驚喜。確認信息無誤后,她成功從自助機上拿到了掛號小票。
看完病后,談瑞花又通過“刷臉”進行診療和付費,醫保部分也直接完成結算。“年紀大了常常忘帶醫保卡,支付寶微信啥的也不懂,現在只要‘刷臉’就能看病取藥,真是方便了不少!”談瑞花連連點贊,“前幾年看病都往城里醫院趕,沒想到現在家門口的衛生院也越來越高級了。”
“機器上復雜的操作我不會,但是刷臉我還是弄得靈清的”,57歲的長興縣居民胡大姐刷臉進入診療平臺后,點開了“檢查檢驗結果”這一欄,里面有她在縣域各家醫療機構就診時的完整影像資料,另外,病歷記錄、用藥記錄等也記錄在案。
近幾年來沒上過醫院的長興縣居民費先生,原本以為看病要花費大半天的時間,結果不到1小時就搞定了。看病不用掛號、付費不用排隊,他覺得現在看病再也不是一件興師動眾的事情了。
如今,在全面進行智慧醫療改革的長興,自助掛號、診間結算占比超過了50%,每天近千人享受“診間可結算、離院再支付”的新體驗,年均節省就醫費用超過3500萬元,縣域醫保基金支出增幅同比下降10.5個百分點。
國家衛生健康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曾說過:“縣域和基層始終是深化醫改的重點。”通過以人臉識別為入口、以數據信息化為承載的智慧醫療改革,正極大強化了基層醫療體驗,而虹軟視覺開放平臺提供的免費、離線人臉識別SDK,也在基礎智慧醫療領域中做出重要貢獻
除了智慧醫療領域的人臉核驗,虹軟人臉識別技術還已在智慧樓宇、智慧旅游、智慧工地、智慧校園、智慧出行、智能機器人等實際場景中規模化落地。憑借自身在視覺AI領域20余年的行業積淀及實踐,虹軟免費開放的人臉識別技術,降低了企業應用AI技術的門檻,讓人臉識別成為大家都用得起的普惠技術,真正讓AI賦能行業創新。